以共同体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共同体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王淑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但是现实中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存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信息技术鸿沟较大、共同体建设机制失灵、支持政策缺乏精准性等问题,导致共同体建设难以取得应有实效。

如何破解这些难点,真正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首先要架构城乡共网、共资源、共师资、共活动、共经费的教研平台,夯实县域城乡信息一体化基础。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鸿沟是制约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素。应按照城乡学校智慧教室标准化、一体化、同步化建设思路,加大宏观统筹力度,树立资源建设的系统观、整体观,逐步完善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长效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力度,并重点向乡村学校倾斜。二是加大对乡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力度,建议以约束性规定要求每位乡村教师每年必须接受一定学时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培训,将信息化素养培训作为教师年度必备考核内容。三是摒弃城乡教育“二元化”区分思维的偏见,重塑乡村教育新形象,引导乡村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热爱乡土、回归乡土。

其次,着力打造城乡共维的教师深度协同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制约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最关键因素。应以协同原则为指导、整合学习中各种要素进行深度学习,激发共同体成员的内在动机、价值观、信念以及教师个体自我成长的愿望等驱动学习,逐步形成超越合作、协作等浅层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系统。具体而言,在学习方式上应秉持设计学习、体验学习、分布式学习、真实情境学习和混合学习等深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性能上体现深度学习和智慧生成。尊重城乡教师共同体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合理引导多种多样基于地域类、实体类、虚拟类、学科类、管理类、混合类的城乡教师深度协同学习共同体建设。

最后,采取差异化分类支持政策予以动态保障。政策保障是确保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尊重区域发展差距、文化差异、城乡差别,以此为依据制定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政策。二是在价值层面要明晰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内在价值逻辑。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以城市和乡村教育发展价值的平等观为指导,要在尊重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的基础上,建构教育政策思路。三是在路径层面,要根据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融入城市化、就地城镇化、乡村现代化三条路径,发展出各自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分类指导策略。四是在技术层面明晰城市学校校本课程和乡村学校校本课程两类学校课程的各自独特价值,特别要凸显乡村学校教育的乡土实践价值。五是要加大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政策的执行力度。需要明晰政策描述的发展愿景,政策制定的初衷,充分考虑执行中可能会受到资源、权力、联盟力量、背景条件等制约因素,努力使城乡教师共同体政策涉及的相关人员都愿意积极主动地推进政策执行。

(作者系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标签:

x 广告
热消息:2021标致5008 SUV在欧洲有四种动力总成供选择

第二代标致5008在2017款车型上亮相,仅在几个月前进行了翻新,现在已经

环球要闻:三重门手稿错误(三重门手稿)

1、如果只是出现一处两处,你可以说是笔误。2、但是类似的低能语文错误

看点:2023安徽淮北市考录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根据省委组织部《安徽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等规定,

饶河县 党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世界看热讯

□杨启坤本报记者潘宏宇饶河县坚持以“船歌向党”党建品牌为引领,实施

通宇通讯:6月12日获融资买入4822.99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17.67%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通宇通讯6月12日获融资买入4822 99万元,占当日买

焦点快看:锋线“9选3”!男篮12人大名单呼之欲出,张镇麟与曾凡博不稳了!

锋线“9选3”!男篮12人大名单呼之欲出,张镇麟与曾凡博不稳了!,张镇

抖音聊天火花标识断了怎么恢复_qq大火花恢复教程

1、打开QQ,登录,2、在聊天界面找到和你有大火花的人,点击进入聊天页

中国女排今日开启世联赛香港站征程 天天观天下

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以下简称“世联赛”)中国香港站将在13日开赛,世

d-二聚体介绍_d二聚体是什么_环球短讯

D-二聚体是临床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等相关表现的实验室指标,属于凝血功

要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什么意思_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